为深化落实优良教风建设工作精神,凝聚教师智慧共商教风建设良方,11月17日下午,我院在泮河校区19#408教室成功召开期中教师座谈会和教学观摩活动。学院书记、院长出席会议,学院督导组老师、专业主任、近三年入职的专任教师代表及教学秘书齐聚一堂,围绕教风建设核心议题畅所欲言。
校风、教风、学风是大学的精神底色,优良学风更是学校119年办学历史中传承的宝贵财富,也是“冲一流”建设的重要支撑。过去几年,学院在教风学风建设中成效显著,涌现出多个“全员上岸”宿舍、优秀学子以及省级、校级教学成果奖,教师教学能力持续提升,但对照更高标准仍有薄弱环待改进。此次座谈会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汇聚众智推动教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5年新入职教师分享了助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困惑;2023、2024年入职教师结合一年授课经历,交流实践中的心得感悟,并对教育教学提出建议;督导组李絮花老师立足教学督导工作,客观指出了教学过程中需要提升优化的方面,尤其是从教学组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提出了宝贵建议。发言环节务实高效,既有经验分享,也有问题剖析,更有思路碰撞。
随后,诸葛玉平院长结合自身教学工作实际,对年轻教师们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应,就教风建设的重点方向和具体举措提出要求。郑峰书记在总结讲话中以毛泽东同志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为引,鼓励全体教师持续发挥主体作用,筑牢教风建设根基。


座谈会圆满落幕之后,与会人员观摩了我院校级讲课比赛一等奖获得者赵利老师的《水文地质》示范课。课堂伊始,赵老师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切入点,通过暑假带家人去窑洞提出的“窑洞为什么不漏水”这类日常问题导入课程,瞬间拉近了知识与生活的距离,成功吸引了所有师生的注意力。在理论讲解环节,赵老师巧妙融入小实验让原本抽象的知识点在实验现象的呈现下变得清晰易懂。同时,赵老师还积极与同学互动,通过随机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对知识点的深入思考,现场氛围热烈而有序,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不断碰撞。

此次教师座谈会与教学观摩活动的联动开展,既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问题、共商对策的平台,也提供了学习优秀教学经验、拓宽教学思路的机会。未来,学院将以此次为契机,持续创新教研活动形式,以多元举措推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为教风学风建设注入新活力,为学校“冲一流”建设和农业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